從沒有語言到有語言的教育
我兩個孩子都是在法國巴黎華德福教學校教育出來的學生,雖然他們都已經離開華德福學校有一段時間了,不過華德福學校有節日,他還是會去學校幫忙做義工,幫忙賣東西,不然當電吉他手作音樂伴奏。 我也有時候在學校跟大兒子不期而遇,他有時也會請我吃些東西,喝杯熱茶,父子聊一下,這感覺是蠻溫馨的。而很多的華德福學生,也跟末學很熟悉,甚至幾個學生就像末學自己的孩子一樣。
還記得當初接觸到華德福教育的第一年,大兒子剛剛滿三歲,當時還在大兒子還在蒙特梭利幼稚園,那時妻子跟華德福幼稚園老師面談過,回來她感到怪怪的,反正她就不是很喜歡。她說那個華德福幼稚園老師跟她談輪迴因果,也談什麼天地之氣互相交合,達到天人合一,她覺得太玄了。末學也感到怪怪的,我們是想跟幼稚園老師談我們孩子的未來的教育,跟天人合一有什麼關係呀?也太會扯了吧?又不是在練氣功打坐。
妻子要我做決定,末學想那就不如留在蒙特梭利幼稚園,反正我們也比較熟了。可是她又覺得蒙特梭利幼稚園園長要我們去帶孩子去華德福學校一定有她的道理,我們就下不了決定,末學突然想起來,曾經末學小時候跟武術老師學過易經,我們就不妨卜個卦吧,看看卦象是怎麼說,記得留在蒙特梭利幼稚園的卦是開始很好可是以後問題會越來越多,而去華德福學校卜出來的卦是泰卦,於代表人與人之間有很好的溝通與交流,一片祥和,萬事如意。泰卦卦象原本在下的「地氣」(坤)由下往上行,原本在上的「天氣」由上往下走,代表天地之氣互相交合而通泰很好。解釋完給妻子聽,她說怎麼跟華德福幼稚園老師說的一模一樣, 我們當下就決定,我們送兒子去華德福學校。想當年,就是這樣以一個卦我們決定了華德福學校。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對孩子的教育真的一點也不後悔。
對華德福教育越了解越喜歡,我甚至去華德福大學讀了三年的教育研究所,不過當末學真的接觸到了真正的大乘佛教之後,再回看德福創辦人史坦納 (Rudolf Steiner)人智學的書,才知道史坦納博士根本沒有明心,也沒有斷我見,成就初果的羅漢果位。史坦納博士的人智學很多的觀念是從佛教,印度教跟道教的東方思想抄襲而成立這個學術。史坦納博士死前本身也承認自己還在找尋人生的真理。很可惜當初追尋史坦納博士的一些學生把史坦納博士死後當作一代宗教大師來崇拜。這對尋找真理的人來說,這樣的盲目的崇拜真的是很可惜。 老實說真正的【人智學】其實是能真正實踐的佛教的瑜伽師--唯識學,也只有 佛陀祂老人家才能把人體的結構說的那麼仔細, 佛教從【明心】後,增上學的唯識學,才是真正讓人能解脫的大智慧。這是題外話,這個話題可以發表好幾本博士論文出去。 不過華德福教育的方式還是很多地方值得末學讚歎的,這裡末學也讚歎史坦納博士很細膩的觀察力。
可愛的小學生 😊
華德福教育認為7~14歲強調心靈、情感與創造性的想像空間。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一個足以產生長久信賴和敬仰的小學老師,藉由對這老師的信賴跟愛慕,而老師藝術化的教學,能引發孩子學習的內需求,使孩子具備自信、興趣、和對生命安全感的滿足。在這樣的心理基礎上,孩子能在相互幫助的動手學習過程中,再慢慢的培養同情、容忍、合作與對社會的情感和愛。
各位如果家裡有小學生,一定會發現小學老師對學生說的話,有時候比家長還有用。 而小學生喜歡這個老師,就會想跟他學。而同樣的如果孩子不喜歡這個老師,即使老師教得再好,小孩子也不會想學。所以這個緣分還真的很重要。而學校其實是利用這個緣份讓孩子們能學習。
而華德福教育系統是怎樣讓小孩子學習語言呢?
這真的很有趣的事情。在孩子的大腦還沒有正式發育到一段的程度,華德福學校是不會教孩子認字的。也就是緣份不足,不會教孩子認字。那怎麼知道一個孩子的大腦已經發育足夠了? 未來的老師們,會來觀察這群幼稚園的小朋友們,跟他們一起玩一個下午,比如說會來跟學生握手,如果孩子是伸出右手跟老師的右手相握,這表示這個孩子已經開始有空間的概念了。看看這個孩子的圖,跟孩子們一起畫圖,一起做活動,然後老師們會開會,他們一起決定每一個孩子是否可以進入華德福小學開始學習認字。
學認字寫字,華德福教得非常的慢,一開始是要畫直線,畫圈圈,畫彎曲,不是用筆來畫,而是用方塊蠟來畫,孩子真的得出力去畫才能畫出來一道粗粗的線。 接下來,老師會在黑板上畫一幅畫,這幅畫可以說了一個故事,這故事也許可以說上好幾堂課。而這幅畫裡面一定會暗藏了玄機,比如說這幅畫裡面有一隻小老鼠,而小老鼠的身體跟尾巴彎起來,隱隱約約的像跟S這個字母, 而法文的老鼠就是SOURIS 就有倆個S在。而老師會要求小朋友們把這幅圖也畫在筆記本裡面,然後再寫出S這個字母,而小朋友就會印象深刻。
除外還有值得一提就是Eurythmy 台灣翻譯為優律詩美,有點像太極也像舞蹈的動作,其實是結合語言、音樂和心靈表現而發展出來的一門動作藝術。優律斯美最早是由史代納博士為了幫助一名智障孩子,指導這孩子身體跟著語言還有藝術的感覺一起動,而創立的動作藝術,這名智障孩子在史代納的幫助下,回到了正常的學校,最後成為一名醫生。 所以這門課對孩子們很重要,有機會末學再大篇幅的解釋跟介紹,這是非常有趣的一門課,其實跟佛教的禪宗修無念之念很接近。
佛教也是這樣認為,念頭開始是沒有語言文字的,這是因為長久以來有習氣的會不知覺的悄悄地突然給一個沒有語言文字的念頭,就跟著那念頭轉,接著就是語言文字的念想出現了。
所以華德福這個利用這個方式從沒有語言文字的圖字,在慢慢進入到有語言文字來學語言文字,是很合乎邏輯的。
以上是對幼兒的教育,不一定是正確的,如果有人不同意末學也無心跟您辯論,就是末學就是提供給大家參考。
末學 合十敬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