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的小思維:不如法中如法的溝通。

 外文的小思維:不如法中如法的溝通。

我會說法文,那跟法國人溝通就沒有問題了,真的是這樣簡單嗎?

末學長期居住在國外,發現跟外國人溝通真的很不容易,不僅僅是文字上面的認知不一樣,其他的生活背景都很有關係,有時候我們自己認為對的方式,而老外根本就不能了解,能順利的溝通不是簡單的逐字翻譯成外文這樣的簡單,下面末學就舉些真實的例子給大家了解。先不要說跟外國人溝通了,就算是跟自己的同鄉同語言的人,有時也真的很不容易溝通,末學發現語言文字是有局限的,因為真的很難讓對方透過語言文字來了解到自己想表達的意思。末學看到很多親密的好友、有默契的夫妻,他(她)們自己之間的溝通有時不需要說話,往往一個眼神彼此就能了解對方的意思, 而且請他們來解釋對方的眼神想要表達到底啥意思呢?他們也許都無法用語言文字解釋清楚,這真的很妙。

1- 小蘋果的聯想

而語言文字其實在大腦裡面,是透過學習跟記憶來組合起來的, 也就是是透過大腦神經元互相之間的鏈接而組合起來的記憶,簡單的說 ,就是大腦把看過的特徵跟語言連接都存儲在記憶裡面,等到再看到類似的特徵,就聯想到以前記過的,就自動的聯想到記憶體裡面的連接。我舉個例子: 大家都看過蘋果也都吃過蘋果,所以從小我們就在腦中裡面有蘋果特徵而且跟【蘋果】這個語言文字都會記憶在我們的大腦裡面,等我們再次看到蘋果,也許跟上次看到蘋果的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但是跟以前看到的蘋果特徵都相似,所以自然而然就能跟【蘋果】這個文字聯想。這裡可以看得出來,語言這個是後天學習而形成的,透過語言來表達,這個溝通的能力更是需要我們再三學習的。

末學舉的蘋果例子,其實都不是很高深的論點,因為科學家在觀察大腦的活動之後都可以透過現代的數學公式表達出來,現在流行的AI (人工智慧),有很大部分的研究就是在模擬這個大腦的活動,剛剛提到【蘋果】的例子就是所謂的ASSOCIATIVE MEMORY (聯想式記憶),現在就可以用HOPFIELD 數學公式簡單的呈現出來 ,語言的呈現不是謎了。

但是為什麼親密的夫妻一個眼神互相就能了解對方的意思?但是卻無法清楚的用語言來表達呢?這還是個謎點…. 其實這個也是很多科學家、醫生、哲學家、甚至修行人都在探討這個問題…. 。 話說回來,互相能看見對方的眼神,這【看見】的這個【見】字,其實古字就是指【現】, 因為有【現】出來才能看【見】,而看得【見】也是因為有【現】出來。但是怎麼才能有【現】出來呢? 而【見】到的就一定是對的嗎? 再說見到之後再聽到的語言文字的溝通就一定是對的嗎? 這個題目真的值得好好的去探索。

最近這幾天晚上,末學最近跟歐盟翻譯官在聊天,我跟他提起一些翻譯上認知的好笑事情,剛好跟我上面表達的問題有相連, 這裡寫出其中一個小故事博君一笑。

2- 肝臟非常的重要?

70年代的李小龍讓香港的功夫片成為世界的流行,小時候在南美洲長大的我,也看了不少的功夫片,當然片子看多了,也有很多的不實際的幻想,這裡姑且以幾句話來摘要我當時的白日夢:『慕青谷尋隱者、履仙溪問菩提,得倚天入滄溟,搖山海斬奸鯊』。哈哈哈哈!當時還超天真的!

小時候,記得有次跟一個外國朋友,一起去看功夫片,片名跟故事我不記得了,我記得其中一個鏡頭,一個老奶奶抱著被殺害的孫子,大聲哭喊著:『我的心肝寶貝呀!!』 下面西文的字幕,就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翻譯,就成為:『mi corazon(我的心)! mi higado (我的肝臟),mi tesoro(我的寶貝)!』,那時我的外國朋友就轉頭問我 :『你們華人是不是都覺得肝臟非常的重要?』 。我當時只是覺得好笑,只是噢了一聲的回應,就沒有回答他,就繼續看片。 過了幾天,我就聽到這位好友跟其他的外國友人說:『我告訴你喔,中國人覺得肝臟跟心臟是一樣重要喔!因為幾天前在電影裡面….. 』, 我聽了差點笑壞肚子!

好笑嗎?

其實一點都不好笑,因為不了解外國人的生活背景跟文化的翻譯,逐字的翻譯,就會產生這樣的大問題,雖然每個字的翻譯都對,但是最後還會讓老外產生很大的誤會。 末學雖然不是翻譯官,但是從小到生活背景也讓末學了解不能逐字的翻譯,要依老外的生活背景來讓老外他們了解。 但是當末學嘗試的解釋【不能逐字的翻譯,一定要依老外的生活背景來翻譯】給其他人聽, 往往會有人回末學一句:『我能想像老外的生活背景,因為沒吃過豬肉,但也見過豬走路 』,末學聽了也只能私下再三嘆氣道說聲:『想像跟真實是有差別的,不良的溝通方式就很容易產生更大的誤會』。

末學從小在國外長大身邊就有太多這樣的例子跟笑話了。

3- 難道就不要溝通了嗎 ?

法國現代的著名的作家Bernard Werber 曾經在他的書中寫出了溝通的難處:『 我想到的, 我想說的, 我認為這樣說, 我說出口的, 你想聽的, 你聽到的, 你認為你聽到的, 你想理解的, 你能理解的, 這裡就有九種誤會的可能性。 但是能不溝通嗎 ? 即使誤會了,我們還是要溝通的!』

法國人都知道要溝通重要也知道有誤會的可能性,而且還是嘗試去溝通,我們更是需要學習做到如實的溝通。 尤其是學佛人都知道這句:『眾生無邊誓願度』,要度化眾生一定要廣結善緣,而想真的跟眾生結緣,一定要有平等心去看待眾生, 換句話說,一定有同理心,一定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知道對方想什麼,才能如實的跟對方溝通,不然是很難跟眾生結善緣。如同 玄奘大師說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果沒有親自飲水,怎麼能體驗呢?千萬別輕易的就說:『我能想像對方想什麼, 因為沒吃過豬肉,但也見過豬走路』,如果以這種心態去做跟眾生溝通,『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句話很可能只是一個口號而已,就真的很難落實。

剛剛跟歐盟翻譯官聊完天,有感而寫下這篇流水帳。

希望大家都能溝通無礙,智慧如海。

看看各國如何解決問題,博大家一笑!

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敬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來呀來,去呀去,思念橄欖常相守。

  來呀來,去呀去,思念橄欖常相守。 末學的法國前室友 VINCENT   ,打了疫苗之後還是確診,他打電話中在被急診室的護士小姐拒絕之後,死神就敲他的門了,第二天就被家人發現死在自家的臥房。這事情我難過了很久,這個故事末學寫在自己的 BLOG : https://budd...